公司动态
民族之光
发布时间:2017.03.31 编辑:本站 来源:本站

目    录



序 言  肩负振兴使命 锻铸民族英才          云曙碧



引  子  欲栽大木柱长天


第一章  百年附中与日辉


孙中山五族共和创建蒙藏学校

毛主席亲自安排政府妥善接管

邓小平拨乱反正民附恢复青春

新时期党中央对民附寄予厚望


第二章  治学传统代代承


首任校长达寿开启民族教育先河

黄静涛用民族抉择对接国家理念

王国凤校长二次创业挽停办困局

田琳以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治校


第三章  民族旗舰鼓征帆


部省合力共建民族基教旗舰

社会鼎力护航旗舰扬帆远航

民众助力旗舰内生强劲驱力


第四章  名师荟萃挺脊梁

蒙藏时期  胸有乾坤培俊才

激荡岁月  亦师亦友育英才

当代风采  传承血脉塑贤才


第五章  前沿攻坚教改路


生源为基  从近亲繁殖到广聚良才

教师为先  从单打独斗到联合培养

质量为本  从目标管理到全程跟踪

实践为重  从教育科研到教学运用


第六章  育人铸魂民族兴


文化立魂  把和文化旗帜插上民族教育制高点

大礼悟道  让成人仪式成为滋润生命的营养液

活动正心  在生态德育百花园里放飞美丽青春

社团修能  在自我价值的创建中缩短成才之路


第七章  学子精英兴中华


革命年代的民族栋梁

建设时期的国家英才

改革开放的前沿尖兵


尾 声  各美其美共和谐


序言


肩负振兴使命 锻铸民族英才

云曙碧



今年是民大附中的百年诞辰之年。作家艾前进请我为他联合魏立功采写的报告文学《民族之光——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纪实》作序,这勾起了我对学校的美好回忆之情。

民大附中的前身蒙藏学校是我父亲乌兰夫的母校,创立了很多第一。新中国成立后,党派我接过这所旧军阀政府创办的学校并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我们传承她的优秀文化,按照新中国民族教育的要求和民族地区的需要改成中学,重新制定适合中学的规章制度,培养了一大批适合新中国民族建设特别是内蒙古民族建设的优秀人才。

这所学校对于我来说,可谓魂牵梦绕,因为她的存在寄寓着一点一滴美好而温馨的回忆,我时常打听她的发展情况,不仅仅因为我曾经管理过,更是因为她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人才在民族建设上发挥了太大太好的作用。有许多从这个学校毕业又很关心学校的人告诉我,民大附中继承优良传统,创新谋求发展的思路很好,现任校长田琳、党总支书记佟丽娟专门来看望我,谈了很多关于办学的好想法和新做法,使我倍感欣慰。这所学校在一百年的发展道路上充满曲折,几经风雨,起起伏伏,历尽艰辛。

近几年,学校在青年教育家校长田琳和其他班子成员的领导下,形成了“共美教育”理念,努力办成全国民族基础教育的示范校,民族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多民族共美教育的孵化器,各民族共美教育联盟的领头羊。在这样的理念和追求下,民大附中的教育改革风生水起,异常活跃,教改更加体现民族建设需要,办学条件建设更加体现民族育人需要,办学机制创新更加体现民族建设人才培养需要,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使民大附中的育人目标进一步向“民族梦、中国梦”聚集,也充分彰显了新校长宽阔的办学视野和务实的育人导向,为全国民族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民大附中在这样的校训下,连续4年实现百分之百的升学率,为清华、北大输送上百人。仅拿2013年的高考成绩来说,560名参考学生,600分以上的423人,554人上本科线,比例为99%。其中被清华、 北大录取47人,被香港大学和欧美名校录取11人,这样的成绩了不起呵。我认为,民大附中在传承民族文化,坚持特色办学育人方面,产生的多元性、承接性、基础性、潜质性、生成性特质作用无可替代。学校的“共美教育”,有着强烈的集体观念、社会责任、国家意识,办出了人民群众满意的民族学校,带出了令家长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培育了对国家社会有用可靠的民族学生,相信这其中有很大一批人将成为未来的民族精英和国家栋梁。

我们的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民族教育,一所中学能够历经百年,在岁月长河中留下光辉是一种神圣使命,全国各地分布着不少的民族学校,而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基础教育和民族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美丽中国”和“新四化”需要,如何直接为偏远的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进行人才和智力储备,是这些年民族教育改革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民大附中从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需求出发,用“共美教育”明确办学思路,坚定教育理念,科学规范管理,认真教学教研,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民族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有较好的独创性和开拓性。

民族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国民族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民大附中处于最高层,是旗舰型的,他们的改革和实践经验,对全国各地的民族基础教育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这本书中,我欣喜地看到,内蒙古、贵州、湖南、海南等省区的一些地方政府主动与民大附中合作,民大附中海南陵水分校已经开始招生办学,足见“共美教育”的基层适用性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教育是面向未来,薪火传承的事业。民大附中用“共美教育”适应民族建设的人才培养新需求,坚持立足今天,设计明天,预置长远,致力于民族基础教育的引领,突显出他们对民族建设和民族事业真正的热爱与忠诚。相信 “共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还将继续引领民附新百年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期盼每一位民族教育基层工作者有机会读读这本书,更期盼广大的民族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到北京的民大附中看一看,相信他们的“共美教育”会使你得到启示,有所收益,愿中国的民族基础教育事业更加繁荣,更加辉煌。


(云曙碧: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长女、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首任党支部书记、内蒙古卫生厅原厅长、内蒙古云曙碧公益事业基金会荣誉理事长)


传“道”筑“梦”见使命

报告文学《民族之光——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纪实》创作体会

艾前进   魏立功



2013年是民大附中的百年诞辰之年。我们联手采写的报告文学《民族之光——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纪实》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成为民附校庆的一道风景,勾起了支持学校建设特别是历届师生对学校的美好回忆之情。

民大附中的前身蒙藏学校,是民族领袖乌兰夫的母校,创立了很多第一。百年附中与日辉,这所由孙中山五族共和创建的蒙藏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由毛泽东亲自安排新政府接管,邓小平拨乱反正使民附恢复青春重新回归民族基础教育,新时期党中央对民附寄予厚望。回望学校的百年道路,充满曲折,几经风雨,起起伏伏,历尽艰辛。

2012年秋天,我们受领这一创作任务后,深入到相关部委和高校听取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走进各民族人口集中的省区采访民附学子了解他们的社会贡献。综观学校近5年的“共美教育”实现了节节攀升的成绩,“共美教育”使民附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精神、行为准则进一步明确,形成了“有正气干正事、很大气求上进、讲和气促发展”的风气氛围,树立了依法治校、校务公开、民主监督、严明、严格、严肃的校纪落实追究制度,带出了家长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培育出了国家社会今后有用的民族学生。我们着重地写下民族之光这一书名,紧紧围绕共美教育,展示他们百年传“道”筑“梦”的使命和情怀。

面对墨香飘散的新书,我们觉得,新时期的民大附中在青年教育家田琳和现任班子成员的领导下,形成了“共美教育”理念,办成全国民族基础教育的示范校,民族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多民族共美教育的孵化器,各民族共美教育联盟的领头羊。在这样的理念和追求下,民大附中的教育改革风生水起,异常活跃,教改更加体现民族建设需要,办学条件建设更加体现民族育人需要,办学机制创新更加体现民族建设人才培养需要,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使民大附中的育人目标进一步向“中国梦、民族梦”聚集,也充分彰显了新校长宽阔的办学视野和务实的育人导向,为全国民族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这是民族基础教育的示范校。2009年高考文科600分以上的人数在海淀排第四名;2010年高考文科600分以上的人数38人,在海淀排第二名,学校被中央教科列入创全国特色高中行列,加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普通高级中学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研究;2011年555人参考,上600分以上人数文科53人,海淀排名第一,理科102人,海淀排名第七。2012年565人参考,559人上本科线,比例为99%,综合评定,文科海淀排名第一,理科第三;2013年高考成绩实现跨越,560名高考学生中,600分以上的高分成绩有423人,比2012年猛增到了226人,文科650分以上35人,海淀排名第一,理科650分以上180人,海淀排名第二。47人被录取清华、北大录取,11人走进香港大学和欧美名校。这样的学校成绩令人振奋,这样的民族人才健骨添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民附被人民群众誉为“民族人才的摇篮”。

这是民族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掩卷沉思,这一幕常浮眼前,2012年12月13日,海淀区委教工委、区委、区政府督导室主任尹丽君带领20多位教育专家,深入到民大附中随访督导。专家组成员在认真听取田琳校长的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座谈讨论、听课评教、调阅资料、观看民族操、巡视新校园,全面考察学校素质教育。教育督导专家组认为,民大附中办学思路明确,教育理念坚定,日常管理规范化、教学档案管理系统化、教研活动制度化、质量监控科学化,在生源不是很优的情况下,连续多年达到百分之百的升学率,为清华、北大输送过百人,总成绩600分以上的近400人,绝大部分同学考取全国一类本科院校,这样的成绩了不起。传承民族文化,特色办学育人,附中教育的多元性、承接性、基础性、潜质性、生成性等特质作用无可替代,是一片民族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担任这个教育督导组组长的尹丽君,是从民附所在的中关村基础教育岗位上成长起来的官员,她在中关村办出了精品学校,被北京市授予普教先进工作者和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尹丽君主任对民附校情不陌生,清楚民附的发展与起伏。她动情地说,翻开民大附中的历史画卷,审视8年来的一系列创新和发展,我们看到了民附与各民族同胞海一般的深情厚谊;透过代代相传的薪火,透过学校与日俱增的新业绩,我们看到了民附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力量在民,每一个民附人对民族强盛都有山一样的责任。从这次素质教育的随访督导情况来看,你们的“共美教育”成效渐显,已经成为了民族基础教育联盟的孵化器,必将成就“民族梦”和“中国梦”。海淀区在民附百年校庆的春天节点上,派出得力的专家队伍到学校检查指导,身为学校领航人,田琳校长感到,这是首都教育对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助推,是驻地政府对学校服务全国各民族人民,担当民族振兴使命的促进。

这是多民族共美教育的孵化器。“共美教育”,美在民族文化的充沛与丰盈。多年来,民大附中人精诚团结、共同努力,“安安静静、干干净净;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办学、教书、读书”。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校训,凝成了“为人为学、至诚至和”的校风;锻造了“进德敬业、精益求精”的教风;历练了“好学好问、善思善行”的学风。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出人才、出经验、出思想”的办学目标,通过走“争取政策、在京高考,加强管理、规范行为,改善条件、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扩大影响”道路,重点抓“办好人民群众逐步满意的民大附中,带出家长学生逐步满意的教师队伍,培育国家社会今后有用的民族学生”三件大事,使学生懂得“感恩、责任、成才”,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集体观念”,力争学生为做 “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奠定基础。学校变化深刻,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美誉度日趋上升,在京城和民族地区有很大影响,已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家长和学生信赖并首选学校。民附领航人告诉我们,共美教育不仅是眼前的利益,而且事关学生长久的幸福。学生高中阶段只有三年,各种素养的形成需要时间,一味地强调考试成绩,其他素养会此长彼消。高考学生只要尽力了,考什么样的大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高中阶段是否贮备足够的能力和能量,在大学里、在社会上能站得住好位置,若干年后他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今日之教育,十年后社会。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个人幸福的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办学要看十年后”,就是要求学校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产生影响。民大附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制定了明确的五四三二一标准。让学生在民大附中“长思想(多元、包容、上进、大气)、长知识(虚心、积累、交流、心得)、长身体(身心健康、清纯阳光)、长情趣(多才、多艺、多姿、多彩)、长技能(学习、生活、工作、社会)”;具备“民族情怀(忠诚与热爱)、人文见长(情感与态度)、才能卓越(领导与领袖)、社会担当(责任与引领)”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国家与社会)、责任(集体与家庭)、成才(作为与改变)”;为培养“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奠定基础;最终使各民族学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美目的。

这是各民族共美教育联盟的领头羊。全新的历史方位,神圣的政治责任,召唤民附人思想不断解放、理念不断创新、境界不断提升。在更宽的视野谋事干事,在更广的范围实现教育要素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破解各种瓶颈制约,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校长把追求的境界定位于“一个好校长要带出一所好学校”,学校把追求的境界定位于“创新机制体制,为多民族群众办出一所特色名校,带出一批优秀学校,让各民族更多的人民群众和学生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有着浓郁爱国情怀的民附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始终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事业新的起跑线,把民族基础教育自觉服务服从于党在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把握发展机遇,尊重教育规律,真正使“共美教育”的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多民族群众和广大学生的认可。

民大附中的领导班子用智慧把握民族基础教育的时代脉搏,用激情成就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用汗水夯实了学校发展的根基。我们欣喜地了解到,就在百年校庆的前夕,民大附中与海南省陵水县联合创办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顺利开课。首届从全省招录新生243名,采用封闭式全寄宿制管理,每年各年级选拔不少于20名优秀学生,采取两年在海南陵水分校就读,一年在北京民大附中交流学习的“2+1”培养模式。这所免费教育的公立学校,一面世便受到各民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在海南掀起了一浪浪师资遴选和学生招录的热潮。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陈理说:“具有百年历史的附中,一直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与陵水合作兴办分校,迈出了共美教育联盟,做优做强做大民族基础教育的关键一步,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民族基础教育通向快速发展的现代之路”。

传“道”筑“梦”见使命。站在百年校庆的新起点上,田琳校长说,传承百年,迎接未来,不是追逐时尚,而是要以文明的方式传达文明的理念,培育文明的人才,传承学校的精神。“共美教育”是民大附中传承百年的学校文化,要求我们这个多民族学校和多民族学生一起,团结、互助、友爱,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坚守价值理念,用“板凳要坐十年冷,办学要看十年后”的功力守住育人底线,不追求急功近利,培养学生求真、从善、唯美、上进的品德,真正担负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责任。办好民大附中,诠释了党和国家对各民族的关怀。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示范高中,学校争先做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领头羊,率先做大做强是民附的职责所在。扩大办学规模,拓宽办学视野,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族人民特别是各族青少年对首都教育的向往和追求,让各民族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京城以及其他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这是民大附中百年校庆的新起点,创新谋变的新要求,“共美教育”的新方向。

教育是面向未来,薪火传承的事业。民大附中用“共美教育”适应民族建设的人才培养新需求,坚持立足今天,设计明天,预置长远,打造成了民族基础教育联盟的孵化器,突显出他们对民族建设和民族事业真正的热爱与忠诚。相信 “共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还将继续引领百年民附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期盼每一位基层民族教育工作者有机会读读这本书,更期盼广大的民族教育工作者有机会看看北京的民大附中,相信他们的“共美教育”会使你得到启示,有所收益,愿中国的民族基础教育事业更加繁荣,更加辉煌。



2013年10月3日